浙师新闻

2025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 | 2025中非产业合作与跨境电商发展论坛在浙师大举行

作者:武艳 潜可为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5-11-07

11月7日下午,2025中非产业合作与跨境电商发展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以“数字赋能与电商迭代下的中非产业合作新模式”为主题,聚焦基建融合、数智经济、跨境电商、产教协同等前沿议题,助力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论坛由浙江师范大学主办,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承办,金华市对非经贸商会协办,金华润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支持。


博茨瓦纳议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主席卡特彼勒·希库阿马,金华市政协副主席祝伦根,浙师大副校长林一钢,中铁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非洲联盟工程院外籍院士张文锦出席论坛。


2025中非产业合作与跨境电商发展论坛。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陈璐 摄


卡特彼勒·希库阿马表示,博茨瓦纳作为非洲发展中国家,高度认同并积极支持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深化中非产业协作与数字贸易合作。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中非合作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期待双方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合作空间,支持非洲国家电商展示平台在中国市场发展壮大,持续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提升贸易便利化与标准化水平。


祝伦根指出,金华始终将对非合作作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方向,与非洲大陆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格局。金华与非洲在市场产品、资源产业、需求技术上都存在互补。这就需要政府、高校、商会协同发力,优化政策环境、培养复合型人才、规范行业发展,深化双方产业合作,助力跨境电商提质增效,让合作成果惠及更多民众,共筑中非命运共同体。


林一钢强调,深化中非产业合作与跨境电商发展,是顺应全球格局调整、契合中非人民共同愿望的时代使命。浙师大始终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将服务中非友好合作视为重要的办学特色与时代责任,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活跃的民营经济和领先的电商平台,持续为中非合作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希望此次论坛能够凝聚更多共识,探索更多可行路径,为中非产业融合与数字贸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张文锦表示,当下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电子商务持续迭代,中非合作正从传统基建与货物贸易向产业协同与数字融合深化。中非双方需在政策协同、设施联通、人才培养与金融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数字丝绸之路的中非样板。期待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推动中非产业合作迈向更高质量、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谱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论坛上,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九家单位签署“中非经贸产教协同育人共同体”合作协议,并发布了《中非产能合作发展报告(2024-2025)》与“中非贸易(金华)指数(2024-2025)”等重要成果。


主题报告环节,张文锦作题为《破解基建企业非洲高质量发展瓶颈:“一带一路”倡议下“基建+产业融合”的走出去路径研究》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前沿科技融合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云作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以中非合作为例》的报告;教育部高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进作题为《全球跨境电商品牌建设与发展趋势》的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李智彪作题为《非洲数智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的报告;乌干达地方政府部市场、农业和贸易改进项目协调员杰姬·基扎·克米吉莎作题为《深化中乌电商合作,共促非洲经贸繁荣》的报告;浙江师范大学中非经贸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志娜作题为《非洲数字贸易规则演变趋势与中国应对》的报告。他们在主旨报告中均提到,中非产业合作与跨境电商发展是推动中非经贸关系迈向新台阶的重要动力,并就相关领域的合作路径与前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圆桌对话上,金华市对非经贸商会、安哥拉 E&A 集团、脉链学院、浙江科惠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稠州商业银行金华分行等单位负责人就“数贸生态与中非产业合作新机遇”展开深度探讨,进一步凝聚共识,探索中非产业融合与数字贸易发展新路径。


合影。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陈璐 摄


中国和非洲的知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代表,以及浙师大各相关部门、学院领导、师生代表参会。


编辑:张文潇